《工業轉型升級規劃(2011-2015年)》,把促進工業綠色低碳發展作為轉型升級的八大重要任務之一。在《中國制造2025》中,‘綠色’作為一個關鍵詞出現了46次。“綠色”不僅應成為一種深入人心的生活方式,更應該成為一種生產方式。
在工信部的大力推動下,我國工業綠色化邁出堅實步伐,提高大宗工業固體廢棄物利用水平,推進資源循環利用和再生利用,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再制造產業,加快實現行業綠色升級。
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形勢下,綠色制造已成為“中國制造”的發展方向。那么,如何推進當下水平參差不齊的耐磨堆焊領域的綠色發展呢?
陜西天元智能再制造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天元智造”)工業耐磨事業部總經理連昕說:“水泥行業耐磨堆焊修復技術,本身就是一種水泥工業設備的綠色再制造工程。通過采用耐磨堆焊維修技術把已磨損報廢的水泥工業部件實現從“廢棄物→再生資源→產品”的轉變,已經在水泥工業的關鍵設備如輥壓機和立磨中得到成功應用。”
那么天元智造是如何實現自身綠色化發展的呢?
“天元公司用技術和服務為用戶再造價值,在保證設備安全的前提下,對損傷零部件進行修復;同時,所有的再制造平臺技術屬于綠色無污染技術,最大化的實現綠色制造。”連昕表示。
在技術方面, 天元智造引進德國技術,并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加以改良,為客戶提供輥壓機增材制造服務,提出了以輥壓機在線堆焊修復、輥壓機離線堆焊修復、輥壓機軸心磨損修復等三種維護方式為一體的整體維護方案。大大延長了設備的全壽命周期,降低更換部件的成本,為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,促進耐磨堆焊技術層面的綠色發展。
天元智造的輥壓機增材制造技術
作為一家大力倡導綠色發展的耐磨堆焊企業,綠色發展不應止于技術層面,在服務層面,天元智造自然不落俗套。推動綠色服務,為水泥企業降低運營及時間成本,也是天元智造的最終綠色發展目標。
水泥行業是天元智造工業耐磨事業部最為重要的客戶,維修總包服務模式的提出及實行,基于天元智造對行業的研究及多年積累的服務經驗。天元智造的維修總包模式目前服務于7家水泥廠的18套設備,這些設備年處理生料或水泥合計超過1500萬噸,大包產值年均超過1000萬元。
為什么可以將維修總包這種服務模式稱之為綠色服務?同時這種服務模式還能深受水泥企業的認可呢?連昕認為:
1、維修總包服務模式以大包產量計算,有效的將客戶非固定維護成本轉化為固定成本,顯著降低客戶的財務及運營成本。
傳統耐磨計價方式是以公斤單價為計價標準,廠家成本無法有效控制,堆焊量的多少廠家無法控制,生產過程中灰色地帶多。而天元智造的維修總包模式則以設備實際產量為結算依據,以噸產量維護單價為結算價格,廠家對維護成本可以做到準確的預算與控制。
2、工業設備失效造成的停產損失往往要遠大于其自身價格,在大包保運模式下,天元智造愿意將最好的工藝,性能最優良的材料應用在客戶現場,大大降低用戶的時間潛在成本。
對水泥廠而言,設備的非計劃停產所帶來的損失是巨大的。以一條2500t/D的生產線為例,停產一天產值將損失約60萬元,因此,再制造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水泥廠的直接經濟效益。
減少堆焊服務的次數就意味著可以不停機連續生產,同時也可以延長設備的使用周期,對服務商來說反而可以更好的控制成本,提升服務效果。
未來,天元智造會逐步將設備的拆裝,檢修,設備改造,備件更換等工作一并納入維修總包中,向水泥企業提供完整的生產包運服務模式,在水泥行業實施綠色再制造,促進循環經濟發展。讓水泥企業的生產管理更加簡單高效,而成本大大降低。
耐磨堆焊修復技術是利用原有的部件再成型,恢復性能,其特點是節能節材,綠色環保。綠色再制造驅動節能降耗,路在腳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