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術丨提高立磨產量的經驗
2011年8月中旬在原材料和操作參數沒有發生明顯變化的情況下,磨機卻出現異?,F象。磨機臺產低(平均425 t/h),料層厚度增加,主電機電流提高了35A左右(額定電流276A,正常時195~240A),電流經常報警,但外循環提升機電流卻不高,生料工序電耗明顯升高,平均達22.39 kWh/t,提高了用電成本。
1 原因分析
1.1 磨輥、磨盤磨損嚴重
我公司原料磨自2010年6月投入生產,因磨輥輥皮磨損嚴重,且存在表面掉塊現象,2011年2月年初大修時對輥皮進行了更換,但由于新換的輥皮質量不佳,運行磨損較嚴重,磨機產量低。2011年7月將輥皮進行了翻面。但因1#和2#輥的另一面同樣存在表面掉塊現象,致使磨機對物料的破碎能力下降,料層厚度增加,主電機電流升高。
磨盤襯板自投產以來一直沒有更換,其表面磨損較嚴重。經測量,磨盤襯板磨損量達20mm,運行時料層厚度增加,平均厚度145mm,主電機電流偏高報警,產量受限。
1.2 擋料環高度偏高
經測量擋料環高度為105mm,由于磨盤襯板的磨損量達20mm,相當于提高了擋料環高度,難磨物料很難被及時甩出,使料層厚度增加,主電機電流升高。
1.3 風室底板磨損嚴重
因風室內物料的長期沖刷,靠刮板外側的底板磨損較為嚴重,形成碗狀,局部已出現磨穿漏料現象。物料容易積存,刮板與底板間隙變大,刮料時阻力增大,磨機電流上升。
2 改造措施
2.1 降低擋料環高度
在不更換輥皮和磨盤襯板的前提下,根據磨盤襯板的磨損量將擋料環高度由原來的105mm調整到85mm,使難磨的物料能及時被甩出,降低料層厚度。
2.2 修補底板
經觀察、測量,刮板外側與底板最大間隙達到150mm,內側與底板最大間隙80mm??梢钥闯鲲L室底板磨損嚴重處主要是刮板中心線與殼體之間的部位(見圖1)。為此,我們使用與底板弧度一致的鋼板進行覆蓋焊接,保持底板的平整,并對刮板進行了調整,使其與底板的間隙達到合理范圍。
3 改造效果
經過以上改造后,磨機主電機下降了15-20A,外循環提升機電流提高了約5A,磨機臺時產量又提高至450t/h以上,生料工序電耗恢復正常,說明改造效果明顯。
4 結束語
立磨磨輥和磨盤襯板在使用一段時間后,由于磨損,無形中相當于提高擋料環高度,使料層厚度增加,主電機負荷增大,產量受限,對磨機的工況影響較大。在不更換輥皮和磨盤襯板的情況下,根據磨損量采取降低擋料環高度的方法,可在較短時間內恢復磨機產能。
作者:李天杰
出處:中國水泥備件網微信公眾號(關注查詢更多資訊)
歡迎投稿,投稿郵箱:tougao#cement365.com(#替換為@)
(本文來源網絡,若涉及版權問題,請作者來電或來函聯系?。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