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術 | 水泥熟料庫頂揚塵冒灰治理改造實踐
某公司5000t/d水泥熟料生產線熟料庫頂因設計缺陷、安裝施工不規范、管理不到位、維護不及時 等原因,造成熟料庫頂揚塵大,工況環境差。為此, 利用2016年及2017年錯峰限產的機會進行治理,取得了明顯的效果,工況環境大為改善。
一、原因分析
1.1 煙囪效應
熟料庫下部設計有一個3m×4m用于進裝載機的門,但是并沒有進行封閉處理,且庫頂彩鋼瓦密封效果也較差,造成大量漏風,熟料庫高度超過40m, 加之熟料庫內溫度較高,從而形成了很強的煙囪效 應,雖然庫頂收塵風機的處理風量有16000m3/h,但是在這種情況下也無濟于事。
1.2 清理漏料時人為開孔形成揚塵點
熟料改庫設計的是一條B1000的皮帶輸送機,但 斜拉鏈機和皮帶輸送機不在同一條中心線上,改庫時熟料經由溜子落到皮帶上,易造成皮帶跑偏漏料。 如果熟料中有大塊雜物時就會堵塞下料溜子,也會 造成熟料庫頂大量漏料。在清理這些漏料時需要庫 頂樓板地面開孔,久而久之,這些清料孔就成為揚塵冒灰點。
1.3 收塵管道設計缺陷
皮帶機尾部收塵管道設計不合理,收塵進口管 道角度過小,如果收塵管道角度小于所收粉塵的休止角,該收塵管道必將堵塞。并且該收塵管距離下 料口過遠,落料點形成的負壓不足,導致皮帶尾部導 料槽有冒灰。斜拉鏈頭輪罩收塵管連接在皮帶機收 塵管上,該收塵管堵塞后造成斜拉鏈收塵管失效,從而造成斜拉鏈頭部冒灰。
1.4 閥門選用不合理
熟料庫收塵管和皮帶機收塵管道上都設計有蝶 閥,雖然蝶閥關閉后有較好的密封效果,但是如果把蝶閥安裝在垂直收塵管道上,閥門上部積灰過多,就 會造成閥門無法打開,為此,只能處在常開狀態,進而影響了收塵效果。
1.5 斜拉鏈機運轉產生的揚塵
斜拉鏈機料斗卸完料后向下翻時,未卸凈的熟 料以及料斗上所附帶的積灰形成二次揚塵。
1.6 其他揚塵冒灰原因
安裝施工質量要求不嚴,下料溜子接口處、棒閘 處、庫頂地面鋼板焊縫處等都有縫隙,這些都是揚塵冒灰點。
二、采取的措施
2.1 上下封堵,減少漏風
在熟料庫下部加裝的門進行密封,將熟料庫存料位控制加高,利用熟料封堵。對熟料庫頂松動的彩鋼瓦用自攻絲固定,彩鋼瓦與彩鋼瓦之間的縫隙用發泡密封膠進行封堵,最大程度上減少漏風。
2.2 減少漏料,安裝清料閥
對熟料改庫皮帶尾部下料溜子內加裝擋料板, 使落料點在皮帶中心線上,防止皮帶跑偏而漏料。 安裝清料閥,在300mm×300mm的單翻板閥上部加裝高600mm的溜子,然后再將溜子連同翻板閥沉入熟料庫樓板地面下,下料溜子上口與樓板地面焊接, 并用鋼筋做篦子,這樣既可以封住熟料庫內向上的熱氣和灰塵,還可以使漏料隨時流入熟料庫內。
2.3 更改收塵管道
將原皮帶導料槽上的收塵管拆除,在靠近皮帶下料點處導料槽上安裝收塵管道,對管道的角度合理規劃,消除管道內積灰的可能性。對皮帶導料槽兩側的擋料皮帶定期更換,保證導料槽的密封性,將斜拉鏈頭輪罩的收塵管改接到收塵器進口,斜拉鏈下料溜子下部增加收塵管,使下料溜子內形成負壓, 最大程度上減少下料口上下的冒灰。
2.4 更換收塵管道閥門
將收塵管道上的蝶閥更換為電動百葉閥,執行器的控制信號接人到中控,在改庫時,及時將對應的收塵管閥門打開,將另一個閥門關閉,增強了收塵效果。
2.5 減少斜拉鏈機產生的二次揚塵
在斜拉鏈下部鋪設鋼板做成集料斗,下料管上安裝單翻板閥,將斜拉鏈料斗未卸凈的熟料和積灰流入熟料庫內,避免二次揚塵。
2.6 密封堵漏所有揚塵點
對下料溜子上原有用于改庫的手動棒閘更換為電液推桿棒閘,控制信號也接入到中控,既減少了漏灰,也減少了人員的勞動強度。對下料溜子及地面上的縫隙仔細查找,全部進行焊接處理。
三、改后效果
熟料庫頂環境治理前后對比見圖1和圖2。
治理前熟料庫頂因工況環境差,崗位人員不愿意到庫頂巡檢,管理不到位,造成庫頂溜子破損不能及時發現、皮帶跑偏不能及時調整等問題,進而造成庫頂漏料積灰越發嚴重,形成惡性循環,成為現場治理的一大瓶頸問題。通過對揚塵冒灰的治理改造后,庫頂工況環境明顯改善,崗位人員巡檢次數增加,能夠及時處理各種故障,形成良性循環。
來源:《青海祁連山水泥有限公司》
作者:馬吉豐、趙剛
中國水泥備件網微信公眾號(關注查詢更多資訊)
(本文來源網絡,若涉及版權問題,請作者來電或來函聯系!)